企業(yè)新聞
合肥最新疫情丨合肥除了勇往直前,沒有退路。加油合肥,加油硒美特!
誰也沒想到防疫演練變成了抗疫實戰(zhàn),本周一是合肥最具戲劇性的一天。
一切發(fā)生的太快,幾乎是應接不暇,早上《這次,該輪到合肥在全國出名...》在朋友圈瘋狂刷屏,下午就開始出現(xiàn)陽性確診消息。晚上朋友圈又開始瘋狂刷屏搶菜和封控的消息,深夜合肥發(fā)布了封控區(qū)域以及詳細的隔離措施。
合肥人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19日凌晨,據(jù)各大官媒消息透露,合肥市主要領導悉數(shù)直達防疫指揮部前線指揮這次抗疫工作。
自新冠疫情以來到現(xiàn)在,全國有不少城市遭受過疫情的重創(chuàng)。從各個地方政策和城市管理水平可以看出來,疫情對于地方的沖擊差異和民生保障,我們應該是有一套疫情防控的標準措施與經驗的。
新冠疫情都兩年多了,何以至此?
為什么人們還會哄搶物資?
這兩天被問得最多的問題、被催促最多的事就是去超市囤貨。平時沉默的社區(qū)群里和團購群里瞬間被幾百條信息淹沒,菜鳥驛站一直在說沒有貨了,什么都沒有了。微信群里各種應接不暇,真假難辨的搶購超市的圖片和視頻,感覺全合肥人都去出動去超市采購了。
臨睡前看到官方推送的隔離措施和封控消息,然后收到朋友的微信,囤了滿滿一大堆貨。搶購囤貨已經是大多數(shù)人的習慣應激性反應了,社區(qū)和政府一再強調物資充足,希望大家不要群體采購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但封城的氣氛已經烘托到這份兒上了,沒人聽的。
應激性反應的背后是信任的瓦解。
上海實行全面封控之后,社交媒體上充斥最多的是求救信息,誰也不會想到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居然會因為疫情管控而出現(xiàn)斷糧的局面。封控一個月之后,上海的諸多問題開始浮出水面,政府的管控和調度效果大家肉眼可見,幾乎擺爛,困在上海的人對于當下政府的承諾幾乎不敢信了。
這樣焦慮和驚恐的氣氛蔓延到周邊城市,讓人們開始提前準備。合肥針對部分地區(qū)實行封控之后,發(fā)布了大家關心的「七問七答」,全市有九個相關單位從物資、交通、民生、供水供電等等形成了全面的保障矩陣。我在上篇文章中說過,防疫和抗疫政策會促進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甚至會促進城市管理策略方法的完善。
以前很多政策是以行政管控為驅動,就是政策要做什么,民眾要配合。在疫情之下,政策制定和實施是以人的需求為準則,從管理機制變成了服務驅動。制定政策的核心開始轉變以人為主,政府職能部門的角色開始起到了服務功能。
沒有一個城市的管理方法是標準化體系的,別人的滿分作業(yè)也是無法抄來的,只有放低姿態(tài)做好服務保障民生,才能探索出合適自己的管理模式。
疫情常態(tài)化城市管理與民眾心態(tài)的兩種差異
上海疫情之后,網絡上的「共存派」和「清零派」的辯論達到了空前高潮,彼此針鋒相對。面對奧密克戎迅猛的傳播速度,在幾輪管控政策更新之后政府也越發(fā)焦灼。然后我們在官方發(fā)布公告中看到了類似于「社會面清零」這樣詞匯被發(fā)明出來,可見官方對于病毒變異之后的認知也處在不斷的探索和解構之中。
一個比較明確的共識是,我們并不能清晰地認知新冠。也就是說,這場仗我們跟誰在打?怎么打?戰(zhàn)略和策略怎么部署?我們一直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tài),能做的就是嚴密的防控措施,找到傳播源在擴散之前將其消殺。
所以在沒有十分明確的認知新冠病毒之前,都難以去談共存還是清零。但眼下疫情常態(tài)化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考驗城市管理水平,以及民眾面對突發(fā)情況時表現(xiàn)迥異的行為考量。
從經歷去判斷經驗,此前南京疫情和西安疫情包括這次上海疫情,在輿論討伐上幾乎是呈現(xiàn)垂直上升的趨勢,到了上海這次疫情輿論幾乎全面失控。最起碼疫情當前,政府對于城市管理和民眾對疫情的應激性反應沒有達成統(tǒng)一。大家各做各的,你要不聽我就一刀切,反正你也沒有辦法。
合肥采取的是政府服務功能驅動,動用了大量的行政機構以服務民眾的方式,保障民生的目的進行防疫抗疫工作。
這其實很考驗決策者在做決策時所考慮的傾向性。合肥對于這次疫情的及時反應和部署,最起碼說明了政府層面已經認識到要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以及在應變能力上及時和高效。
上周日的防疫演練,周一就遭遇了突發(fā)情況,目前看來大家的默契度比想象的要好。
合肥沒有退路
合肥防疫部署從市委層級到封控區(qū)域以及非封控區(qū)域的街道和居委都落實了具體指導政策。昨晚市委召開第27次防疫工作會議,根據(jù)實時情況更新了工作項目。
可見,疫情當前合肥沒有退路。我們更不會有退路。在面臨這些不確定的情況時,克服恐慌心理堅持篤定的信念尤為重要。
看到突發(fā)情況之下政府緊鑼密鼓的部署和不慌不忙的推進,足以見到這座城市的管理和民眾在配合上越發(fā)的有默契了。
我們的安全感來源于城市的底氣,而城市的底氣是來源于政府與民眾的默契與自信。
時代巨輪的一次轉彎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除了勇往直前,我們沒有退路。